【简介:】一、飞机最佳的起飞条件是()?飞机最适合最理想的起降条件是:1.逆风3-5米/秒2.没有气流和乱流(不颠簸)3.能见度大于10公里,云底高度高于1500米4.没有降水(包括雨和雪) 二、飞机起飞
一、飞机最佳的起飞条件是()?
飞机最适合最理想的起降条件是:1.逆风3-5米/秒2.没有气流和乱流(不颠簸)
3.能见度大于10公里,云底高度高于1500米4.没有降水(包括雨和雪)
二、飞机起飞的条件是什么?
1、每个机长(飞机驾驶员)的天气标准不一样,同样的天气有的可以飞,有的不能飞。
2、要综合起飞机场、降落机场、航路的天气标准。有时候不能飞的原因可能是航路的天气更恶劣,而航路的天气,旅客是不了解的。
3、还要考虑机型,不同的机型对天气标准的要求也不一样。
4、还要考虑具体的起、降机场。每个机场的导航设备也不一样。
5、最后要考虑的是机场的风速、风向。起飞条件是比较复杂的。
三、飞机的起飞天气条件是什么?
飞机在雷暴、低云、低能见度、低空风切变、大气湍流、空中急流、结冰的时候不可以起飞。航班不能正常起飞的天气原因不仅是始发机场或是目的地机场的狂风暴雨,还有其他很多因素,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起飞降落航道附近的低云严重影响两地机场的能见度(一般为60米),这是航班运行的一项硬性的安全指标。严重后果会造成飞机提前着陆和偏离、冲出跑道,甚至机毁人亡。
二是起飞降落航道上有雷雨区和强侧风,这也是影响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外因,雷雨会毁坏飞机上的电子设备导致飞机失控,强侧风会让飞机失重而导致严重后果。出于运行安全和国防安全的考虑,民用航空的航路是经过层层审批的,不是想改就改那么简单,所以,当气象预报提示航道上可能出现雷雨区时,航空公司出于安全考虑会待命飞行,等候天气好转。
四、飞机起飞术语?
各个公司的标准喊话术语不一样,一般为机长把控油门,副驾喊出“稳定”,然后机长喊“调定起飞推力”
“80节”,“推力保持”,
到了v1喊出“v1”,到了vr喊抬头,
根据上升率喊出正上升,收轮,根据速度喊出收襟翼。
飞机起飞是飞行的关键阶段需要飞行员全神贯注,注重标准喊话跟分工,要求一方喊出另一方检查回应,当然为减少不必要的交流,各个公司都有sop标准术语
五、飞机起飞高度?
不同的大小飞机,有不同的高度:中型以上的民航飞机都在高空飞行,在海拔7000-——12000米空间飞行。民航机飞行时,以正南正北方向为零度界限,凡航向偏右(偏东)的飞双数高层,即8千米、1万米、1万千米高度层,凡航向偏左(偏西)的飞机飞单数高度层,即7千米,9千米,1万1千米高度层。
短航线的飞机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飞行,长航线的飞机一般在8000米至12000米的高度飞行。
六、飞机起飞规律?
飞机从开始滑跑到离开地面,并升到一定高度的运动过程,叫做起飞。 飞机起飞的操纵原理 飞机从地面滑跑到离地升空,是由于升力不断增大,直到大于飞机重力的结果。而 只有当飞机速度增大到一定时,才可能产生足以支持飞机重力的升力。可见飞机的起飞 是一个速度不断增加的加速过程。 ; 剩余拉力较小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的起飞过程,一般可分为起飞滑跑、离地、小 角度上升(或一段平飞)、上升四个阶段。
对有足够剩余拉力的螺旋桨飞机,或有足够剩余推力的喷气式飞机,因可使飞机加 速并上升,故起飞一般只分三个阶段,即起滑跑、离地和上升。
七、飞机起飞说说?
飞机起飞的时候,我感觉背后有着强大的推力使我上升。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八、飞机起飞姿势?
飞机起飞的姿势是俯仰角为正,同时推力和升力都要达到足够的数值以保证起飞。 在飞机起飞时,需要将机身抬升和加速,以产生足够的升力和推力来抵消重力,同时将飞机从地面上抬起。俯仰角为正则表示飞机机头向上抬起,从而可以产生升力。同时,推力和升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只有推力和升力的值达到足够的数值,才能够让飞机在起飞时产生足够的动力。除了起飞姿势之外,飞机的起飞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风速、风向、气温、空气密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对飞机的起飞过程产生影响,所以在起飞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和计算,以确保起飞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九、飞机顺风起飞还是逆风起飞?
飞机起飞应该尽量选择逆风而行,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可缩短飞机起降的滑跑距离,二是可以获取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十、飞机起飞长度?
飞机场一般跑道长度1800米以上。
飞机场一般跑道长度1800米以上。跑道的长度取决于所能允许使用的最大飞机的起降距离、海拔高度及温度。海拔高度高,空气稀薄,地面温度高,发动机功率下降,因而都需要加长跑道。
跑道可分为四级,第一级小于800米,第二级800米至1200米,第三级1200米至1800米,第四级1800米以上。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跑道仅有500米。从日本的海上机场到南极洲的冰川机场,再到直布罗陀的公路机场,其惊险程度不一而足,均令人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