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航天发动机原理?是利用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喷出口,产生推力,从而使航天器获得动力。该原理也被称为牛顿第三定律。具体而言,航天发动机一般采用
一、航天发动机原理?
是利用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喷出口,产生推力,从而使航天器获得动力。该原理也被称为牛顿第三定律。具体而言,航天发动机一般采用氢氧燃料,将氧化剂和燃料注入燃烧室,通过燃烧释放出高温高压气体,再通过喷嘴喷出产生推力。航天发动机具有燃料效率高、推力大等优点,但也存在燃料限制、重量限制等问题。
二、航天电推发动机原理?
电磁式推力器 是电能使工质形成等离子体,在外加电磁场洛伦兹力作用下加速从喷管喷出。霍尔推进系统是电磁式推进系统一种,也是当前热门的两种电推进之一。霍尔推力器的原理是将电子约束在磁场中,并利用电子电离推进剂,加速离子产生推力,并中和羽流中的离子。
霍尔推力器的电离区和加速区在同一处,和离子推力器相比,技术简单但比冲低。
三、航天炉原理?
航天炉属于粉煤加压气流床,利用纯氧和少量蒸汽为气化剂,二氧化碳或氮气输送粉煤,有特质的粉煤烧嘴送入高温高压的气化室完成气化反应,生成以CO和H2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气室多余的热量由水冷壁吸收产生中压蒸汽,煤中的灰分形成熔渣,与高温合成气一同进入激冷室进行水激冷后排出气化炉。
四、航天育种原理?
原理:
诱变育种技术,太空育种可使作物本身的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这种变异和自然界植物的自然变异一样,只是时间和频率有所改变。
太空育种本质上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产生的自然变异。太空中宇宙射线的辐射较强,这是植物发生基因变异的重要条件。
扩展资料:
应用实例
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太空椒的果实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口味、重量和外形发生了变化。太空黄瓜航遗一号早已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最大单果重1 800 g,长52 cm,Vc含量提高了3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20%左右,铁含量提高了40%。
说明太空诱变可以获得高营养成分、口感好的突变体。太空菜葫芦长达75 CITI,平均单果重4 kg左右,最大单果重8 kg,含有可治糖尿病苦瓜素。太空番茄平均单果重在350 g左右,最大单果重375 g,产量75 000 kg/公顷左右。
此外,太空搭载的长形茄子,单果重达350 g,口感非常鲜嫩。太空甜椒8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20%,在太空甜椒中获得了1个黄色后代和1个红色后代,可以获得太空五彩椒系列,而不同于以往五彩椒通过太空诱变获得的黄色甜椒和红色甜椒。
虽然太空育种前景诱人,但这项事业的产业化还不尽如人意,许多成果还停留在中试阶段和小规模生产阶段。据统计,以应用太空育种最多的水稻为例,最好的品种也只推广了20万公顷,这和杂交水稻推广上千万公顷的规模有天壤之别。
五、航天归零原理?
航天发射中的“归零”指的是,火箭发射前如果出现任何故障,都要进行重新调整和检查。直到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后,才能够允许其进行发射。
航天事业当中所总结出来的归零原则,是由许多航天领域的失败发射经验总结出来的宝贵教训。以前美国挑战者号的发射失败,也是由于对于火箭并没有进行充足的调试就进行发射,最终导致了无辜人员的惨烈牺牲。因此归零原则在航天领域当中不仅是一条必须遵守的火箭制造规定。更是对许多航天人员的尊重和生命保护。
六、载人航天器原理?
载人航天器的热舒适性,通常从温湿度控制、人的着装和活动强度等几个方面来考虑。由于载人航天器要在太空长时间飞行,空间相对较小,因而维持热舒适性的难度比地面上大很多。
目前,世界各国载人航天器大多采用主动热控制和被动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载人航天器内部的热环境。例如,当航天器内的航天员运动和仪器设备产生热量,为了保持舱内的温度相对稳定,就会采取主动散热方式。
通常,载人航天器内部的温度控制在17~26℃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30%~70%范围内。在这种环境中,航天员的穿衣指数是套装,也就相当于穿夹克的保暖量。
七、航天飞机燃料原理?
目前宇宙飞船中使用的燃料都属于化学燃料,有的是煤油,有的是肼类,有的是液氢。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氧化剂,多数是液氧。其原理是化学燃料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与氧化剂混合燃烧,产生高温气体,从喷口中向后喷射出来,利用作用力反作用力原理,推动宇宙飞船向前飞行。有一些宇宙飞船用于控制飞行姿态的小型发动机用的就是压缩气体,利用开关,把压缩气体短时间地喷出来,产生反向的作用力,来改变飞船的姿态。这个就不是燃料了。
八、导航天线的原理?
回答如下
导航天线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卫星信号接收器(通常是GPS接收器)来接收来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的信号,以确定地面上的设备或物体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导航天线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接收器:接收器是导航天线的核心部件,用于接收GPS卫星发出的信号。接收器通常采用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混频器,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放大、混频和滤波,以便后续处理。
2. 天线:天线是导航天线的关键部件,用于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信号。天线通常为定向天线,如偶极子天线、阵列天线等。天线的增益和方向图会对导航系统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3. 频率合成器:频率合成器用于生成本振信号,为混频器提供参考频率,从而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4. 中频处理电路:中频处理电路用于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以便后续处理。
5. 微处理器和内存:微处理器和内存用于存储和处理导航数据,计算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导航天线通过接收GPS卫星的信号,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导航、授时、测速、测绘等领域。
九、航天微磁检测原理?
航空磁测法是用飞机携带磁力仪在空中进行的地磁测量,它比陆地磁测和海洋磁测速度快,费用省。
航空磁测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磁通门磁力仪,或质子旋进磁力仪,或光泵磁力仪测量地磁场的总强度(标量);另一种是用磁通门分量磁力仪,或质子旋进分量磁力仪测量地磁场的各个分量,有的测量磁偏角、水平强度和磁倾角,有的测量地磁场的北向强度、东向强度和垂直强度。
测量地磁总强度时,飞行高度较低,通常是几十米或几百米,测线也较密,线距为几百米或几千米。
为了减少飞机本身产生的磁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要把探头放在机舱外面,用一定长度的电缆同飞机联接。
测量地磁场分量时,飞行高度为几公里,线距为几十公里。
测量地磁场分量的难度比测量其总强度的难度大得多,这是因为不仅要测定探头相对于参考系统的方向,而且要补偿飞机磁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十、航天发动机性能?
航天发动机有效效率是指发动机有效功率的热当量与单位时间所消耗燃料的含热量的比值。用以评定发动机作为热机的经济性。不同发动机和动力装置的热效率各异,但数值都小于1。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是改进热力发动机的主要方向之一。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热效率为20%〜30%;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热效率为24%〜30%;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髙到40%〜46%,是现代民用运输机普遍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